集中空調檢測衛生檢驗: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冷卻水、冷凝水、送風及風管采用抽樣法檢驗,抽樣數量根據系統設置、運行或風管清洗情況確定。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冷卻水、冷凝水中嗜肺軍團菌的檢驗方法見附錄A。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新風量的檢測方法見附錄B??照{送風中可吸入顆粒物的檢測方法見附錄C??照{送風中微生物的檢驗方法見附錄D。集中空調通風系統使用的空氣凈化消毒裝置衛生安全性檢驗:衛生安全性檢驗指標根據裝置的工作原理和安裝位置確定。:臭氧濃度的檢驗采用GB/T15438規定的紫外光度法或GB/T18204規定的靛藍二磺酸鈉分光光度法。紫外線泄露強度的檢驗采用衛生部消毒技術規范規定的方法。TVOC濃度的檢驗采用GB/T18883附錄C熱解析/毛細管氣相色譜法。釋放出的PM10濃度的檢驗采用WS/T206規定的光散射法。集中空調檢測一年做幾次?連云港電話集中空調檢測
集中空調檢測中新風量檢測方法:本附錄規定了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新風量的檢測方法——風管法,即直接在新風管上測定新風量。原理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處于正常運行或規定的工況條件下,通過測量新風管某一斷面的面積及該斷面的平均風速,計算出該斷面的新風量。如果一套系統有多個新風管,每個新風管均要測定風量,全部新風管風量之和即為該套系統的總新風量(立方米/小時),根據系統服務區域內的人數,便可得出新風量結果(立方米/人·小時)。浙江什么是集中空調檢測集中空調檢測的大概費用。
集中空調檢測空氣凈化消毒裝置阻力檢驗方法:本附錄規定了集中空調通風系統使用的空氣凈化消毒裝置阻力的實驗室檢驗方法。原理空氣凈化消毒裝置在實驗室空氣動力學實驗臺的條件(按照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正常運行條件將空氣動力學實驗臺調整到相應的風速)下,分別測定裝置入口處空氣的全壓(Pti)或靜壓(Psi)和出口處空氣的全壓(Pt0)或靜壓(Ps0),按下式得出裝置的阻力(△P)。當空氣凈化消毒裝置前后風道直徑相同時:式中:裝置前檢測斷面空氣平均靜壓,Pa;裝置后檢測斷面空氣平均靜壓,Pa;△h—裝置前測定截面到裝置入口及裝置出口到測定后截面的管道阻力之和,Pa。
集中空調檢測送風中微生物檢驗方法:培養:營養瓊脂培養基成分:蛋白胨10g氯化鈉5g肉膏5g瓊脂20g蒸餾水1000ml制法:將蛋白胨、氯化鈉、肉膏溶于蒸餾水中,校正pH值為7.2~7.6,加入瓊脂,121℃20min滅菌備用。方法:將采集細菌后的營養瓊脂平皿置35~37℃培養48小時,計數菌落數,記錄結果并換算成cfu/m3。送風中總數:原理用儀器法采集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送風中的,計數在沙氏瓊脂培養基上經28℃、5~7天培養所形成的菌落數,以每立方米空氣中菌落形成單位(cfu/m3)報告。方法與要求:采樣點與D1.2.1款要求相同。采樣環境條件:采樣時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必須在正常運轉條件下,并關閉門窗1小時以上,盡量減少人員活動幅度與頻率,記錄室內裝修狀況、人員數量、溫濕度與天氣狀況等。集中空調檢測的報告有效期。
集中空調檢測風管內表面積塵量檢驗方法:本附錄規定了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風管內表面積塵量的檢驗方法。原理采集風管內表面規定面積的全部積塵,以稱重方法得出風管內表面單位面積的積塵量,表示風管清洗后的清潔程度或空調風管的污染程度。器材:采樣面積為50或100平方厘米。無紡布或其它不易失重的材料。密封袋。采樣工具或設備。天平,精度0.0001g。一次性塑料手套。風管清洗后的清潔程度檢驗步驟:采樣時間采樣應在風管清洗后的七日內進行。采樣點在清洗后確定檢測的每套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主風管中(如送風管、回風管、新風管)至少選擇5個代表性采樣點。集中空調檢測的收費標準。連云港電話集中空調檢測
集中空調檢測的標準。連云港電話集中空調檢測
集中空調檢測冷卻水、冷凝水中嗜肺軍團菌檢驗方法與步驟:觀察結果:軍團菌生長緩慢,易被其它菌掩蓋,需每天在體式鏡上觀察。軍團菌的菌落顏色多樣,通常呈白色、灰色、藍色或紫色,也能顯深褐色、灰綠色、深紅色;菌落整齊,表面光滑,呈典型毛玻璃狀,在紫外燈下,有熒光。菌落驗證:從每一個平皿上挑取2個可疑菌落,接種BCYE和L-半光氨酸缺失的BCYE瓊脂平板,35~37℃培養2天,凡在BCYE瓊脂平板上生長而在L-半光氨酸缺失的BCYE瓊脂平板不生長的則為軍團菌菌落。嗜肺軍團菌型別的確定:應進行生化培養與血清學實驗確定嗜肺軍團菌。生化培養:氧化酶(-/弱+),硝酸鹽還原-,尿素酶-,明膠液化+,水解馬尿酸。血清學實驗:用嗜肺軍團菌診斷血清進行分型。連云港電話集中空調檢測